不是計劃趕不上變化,而是變化為計畫增添色彩

by admin

人生最有樂趣、最富魅力的地方,在於每每回頭看自己,才發現現在的自己不是當初設想的那個自己。

計畫的美好,在於雖然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但是可以從現在擬定出一個時程表,按表操課,然後達成設定好的目標。沒有變數,沒有意外,沒有天外飛來一筆。所以只要一步一步照著計劃走,目標就一定可以完成。

現在 55 公斤,想要在 3 個月內受到 50 公斤,每個月平均要減多少重量,每天該攝取多少熱量,該消耗多少卡路里。距離大考只剩下 100 天,總共要考 5 個科目,每個科目有 6 冊,每冊有幾個篇章,每天要複習多少小時,才能在剩餘的 100 天熟讀所有的科目,以達目標分數。

這些類似的例子,還可以列舉出更多。無論你幾歲,不曉得你人生走到這,諸如此類的目標計畫有多少個?這些計畫的完成度又是多少?又有多少結果與你原先計畫的不一樣?你滿意那些不一樣嗎?還是你懊悔那些沒完成的?

我從小就是一個標準的計劃人,在我眼前的,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是正式還是非正式,只要給我一個時間點,或是一個目標,我的腦子就會開始計畫細節。

假設下禮拜六中午 12 點要跟朋友吃飯,我就會開始計劃要吃什麼料理?要去哪裡吃?要選擇什麼交通工具?要提早多久出門?出門前還有沒有什麼事?跟朋友吃飯結束,還有沒有其他行程?與下個行程之間,大概要預留多少時間…等等。這還只是吃飯,如果要去旅遊,要跟誰去?去哪裡?計畫去幾天?要準備多少錢?行程怎麼走?什麼時候訂房間?訂車票?訂機票?事前要準備那些東西?衣服要準備哪幾套?要提前多久跟公司請假…等等。這些很輕鬆的行程都這樣了,工作就更是不用說了。

以前總會認為要做一件事就該被好好規劃,並且徹底執行,才能精準地完成目標。慢慢地,我感覺到生活中其實根本太多各式各樣突如其來的變數,讓所謂的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那該怎麼辦呢?說實話,我以前只要遇到一個小變動,就會開始有點焦燥。但就在經過各種變化的洗禮之後,我也開始摸索出一條因應之道。

計畫,大方向處理就好,因為變化無所不在。例如每天工作一定會有待辦事項,就只要把重點 1~2 個先標記出來。無論今天發生什麼事,這個必完成的待辦事項,一定要排除萬難,想盡各種辦法達成,不要讓任何的外在因素干擾這些事項的完成。旅遊呢?假設已經找好一起出遊的對象,那行程上,就可以跟朋友討論看想要走哪樣子的行程,並且把大方向例如住宿、交通、總費用,大約查詢一下,可以找好幾個景點的大致位置,到時候想去哪,就去哪,如果時間不夠,那就減少行程,因為當地突發狀況是你在事先規劃時,難以預料到的。只要做好心理準備,可能會有突發狀況,到時候就 play by ear 就好。

至於未來的人生規劃,要怎麼規劃呢?我想這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不過以我人生走到目前為止來說,倒是有一個心得。我覺得可以在一切的規畫開始之前,不妨思考看看自己想要做些什麼、完成什麼事。 WHAT 的答案可能相對簡單,但是在 WHAT 之後,最好先問問自己 WHY ,我覺得 WHY 的答案出來之後,相對的 WHERE 、 WHEN 、 WHO 、 HOW 的答案就比較好解決。因此 WHY 被視為這一連串思考的關鍵也不為過。為什麼?因為 WHY 是支持自己持續做一件事的精神支柱。你可以做很多事,你也可以找各式各樣的人,在你想要做某一件事的時間點,在你喜歡的地點,用你想要的執行方式去做。可是一但你失去了做這件事的理由,你會完全失去動力去集結上述那些條件去完成某事,甚至可能只是行屍走肉般的在做一件事。因此我覺得「5W1H」這些提問, WHY 是計畫的核心,不能輕易更動,其餘的都可以視當下情況做調整,也就是留給所謂的變化。

計畫當中夾雜著變化時,就會產生美妙的化學效應。你會發現你仍舊是朝著你的目標在一步一步往前走,但是一路上,你會因為遇到不同的變數,而不斷的在做微調,因此你也不知道當目標完成時,看到的會是怎樣的風景。堅定的目標促使你前進,但同時未知的變化為你帶來了不可預期的驚喜。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