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零心態 立於不敗

by admin

一樣米養百種人,但萬物歸於一心態 – 恐懼來自於怕累積來的、努力來的、現在自己所擁有的,會全部化為烏有,然後又必須從頭開始。

因為從頭開始過,走過那條路,更明白從頭來過的辛苦。然而許多多次成功的創業家,都是選擇將他們一手創立出來的公司賣掉,再重新創業,從頭來過。

因為成功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習慣,但是歸零重新開始,則富有挑戰性。

如果歸零這麼困難,為什麼這些創業家們,還是選擇從頭來過?

嘗試理解他們的心態 + 自我揣測,總結出我自己的看法如下:

當所累積起來的那些外在事物,從你身上拿掉後,試問自己是否還有辦法重新創造成功?

這個部份我想分兩個探討,但是結論是一樣的。

以有形的來說,如果你累積相當多的財富,或許買了房子,車子,金子,或很多加密幣?無倫如何,當把這些東西從你身上移除,你會失去當初累積到這些東西的能力嗎?

假設你有一套很強的業務社交能力,人格特質是讓別人很容易信服於你,加上你做很多功課,去尋找你想要的投資標的。那麼有一天你可能從 A 產業被踢走了,跑到 B 產業去,而且一夕之間,所有的錢都被燒掉了,怎麼辦?不怎麼辦,因為你的能力並沒有因為這些外在改變而消失。

如果是這樣,那差別頂多是,你現在可能需要一筆錢,可是你沒有,但是你有沒有能力在短時間生出那筆錢?我覺得還是可能會的。或許你還會因為你短時間急需這筆錢,而發揮你本來沒發現到的自我潛力。

以上是從外在物質方面去探討,如果你所擁有的外在條件消失了,你到底是失敗了,還是只是歸零而已?甚至可以說,假設想成那些東西是暫時借來放在你這,而你只是想盡各種辦法借來放,你得到的是中間的「想盡辦法」這個能力,借來放的東西只是附加的。

佛法有一句話叫「錢財乃五方共有」,所以這些錢財現在到你手上,也只是暫時性的,隨時會因為其中一方的原因,你就瞬間什麼都沒有了。所以有沒有那個東西,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重要,實際上,取得那個東西的「過程」,遠比那個「東西」來的重要許多。

而無形的東西呢? 例如一段愛情?一段友情?一段交情?

時間放到眼前,我們好像失去了一位愛人?一位友人?一個人脈?

時間拉長遠來看,其實你什麼也沒有失去,因為你本來就沒有他們。因為某個原因,你們建立起一段關係,如果關係長久,那就多認識了一個人,如果關係在某個時間點停止了,那也就是回到最初,你本來就沒有他們的時候。

在所有的人際關係中,我覺得家人是最難理解的。因為家人是打從我們一出生,就一直在我們生活周遭,我們非常習慣他們的存在,但是會不會其實只是因為我們跟他們相處時間更長,投入感情更多,所以會覺得當他們離開身邊,會更難以接受?

事實上,我覺得這件事不妨換個角度,他們並不是離開,而只是回到原來屬於他們的地方,我們今天所有人的相聚,都只是短暫的碰面。

如果明知道跟這個人只是短暫的相處,還需要投入感情嗎?基於這點,我覺得投入也沒有什麼損失,應該說其實也沒這麼複雜,如果覺得跟這個人相處得來,就好好相處,如果相處不來,就早點離開,這樣而已。

但心理建設都一樣,這個人遲早會離開,所以等他真的離開的那一天,就不會覺得太意外。傷心可能在所難免,但是也就不至於傷心太久,因為你們只是回到原點。

不過出去走一遭再回來,跟沒有出去過,還是有點不一樣就是了。因為出去的這一遭,你獲得了一些經驗。東西留不住,人留不住,情感留不住,但經驗倒是沒有人可以從你身上剝奪走。所以除了經驗以外的其他東西,就當作是禮物,有很好,沒有也無所謂。

這大概是古人常說的幾個境界階段

見山是山

見山不是山

見山還是山

綜合上述,只要能夠時常以歸零心態看待周遭的事物,無論是有形還是無形,我們就比較能夠泰然處之。

但是我認為歸零心態,並不是放棄。

最近,我才剛經歷了訂了演唱會門票,演唱會卻因為疫情被延期兩次,等了將近一年,最後一次的延期,我還在想怎麼遲遲沒有公告的同時,某天閒來無事滑手機,看到演唱會就在前一天圓滿落幕……我居然看到新聞才知道演唱會已經結束…期間我完全沒有收到購票系統的通知……WTF……

是的,演唱會不屬於我,門票錢呢? 就算是五方共有,我也要盡力爭取,為不合理的事力爭到底。

因此我是十分認同歸零心態的,但不代表我們就這樣接受一切,該由我們努力的時候,還是要努力,而不是就這樣任由對方擺布。

當盡了一切努力後,還是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才能夠甘心歸零。

連努力都還沒有努力就歸零,叫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