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ener or Speaker?

by admin

你的人格特質比較偏向 Speaker 還是 Listener?

在大多數的生活當中,無論喜歡與否,我們都必須同時扮演這兩種角色。

就職場上來說,當你需要做一份簡報,闡述產品理念,希望客戶買單或是可以順利獲得投資人的資金,你就必須當一個 Speaker,看你是舌燦蓮花、口若懸河、還是能言善道,總之,就是竭盡所能獲得買方的認同。

換個環境,當有客訴產生,就必須扮演 Listener 的角色,好好聽聽客人投訴的原因。如果產品或是服務過程有任何缺失或是可以改進的地方,透由顧客的說明,才能將公司服務做到更完善,給予顧客一個更好的使用經驗,同時提升公司的價值。

然而,倘若沒有隨著環境而調整所扮演的角色,將會發生什麼事?

可想而知的是,如果要你報告,你卻一句話都講不出來,或是沒有辦法展現出說話者的風範,那麼對於買方或投資人來說,對於你這間公司的產品或者可信度,都是大打折扣的。即便你的公司體質及產品面真的很好,但是如果無法透由簡潔有力的說明告訴買方,那麼東西再好,恐怕都難以有說服力。

同樣的,在需要你傾注 100% 的傾聽能力時,你卻是不斷地回嘴解釋,客人說一句,你說一句的反駁對方,完全沒有把客人抱怨背後真正的需求給聽出來,那麼絕對會讓客人的使用經驗大幅扣分。這時候,就算你的產品多麼好,多麼沒有缺失,都已無法挽回公司在客戶心中的惡劣印象。

如果你問我,倘若這兩者要挑一個比較難扮演的角色,我會說是 Listener。

因為我認為只要經過練習,就算你再怎麼不擅長說話,只要邏輯夠清楚,慢慢的說,並且再學習一些心理學,流暢的表達是相對容易一些。

但是Listener則不然。要成為一個好的 Listener,需要先做破除自我意識,意思是必須認同自己不是宇宙中心,說話的那個人才是。否則你會在聽的同時,不斷去想如果是我就會 blablabla 或是一直想要給對方建議而錯失了認真傾聽的時機。因為在聽的同時,你的心裡已經跑出相當多雜訊,干擾了聆聽的品質。如果沒有辦法真正專注聽他人說話,又如何成為好的 Listener?除非你的一心二用強化到讓聽者無法察覺到你的分心,否則只要被傾聽者覺得你並沒有專注在聽他說話,他只會感到不被尊重。而人,是一種極需要被尊重的動物,只要察覺到絲毫的不被尊重感,很抱歉,下次你要從他身上聽到什麼,只會難上加難。

因此,我認為要當一個好的 Listener 並不容易,尤其是那種人人認為可以跟你掏心掏肺的 Listener,因為那代表著信任、尊重、同理心。相較 Speaker 來說,Listener 是一種較軟性卻不可或缺的角色。

中國武術當中,其中一個鼎鼎有名的拳法叫太極拳。其以柔克剛的本質,大家多少都知道。而一個好的 Listener 便有這樣的本領,以不出招為招。

這樣想想,一間公司如果有一個好的客服部,一定可以幫公司默默吸引到更多的好顧客,並且也在無形當中,將顧客最真實的使用回饋轉達給開發部門,讓公司可以真正的了解使用者需求並將產品做得更加完善。

曾經看過一位創業家前輩這麼說:「客服部並非公司的冗員部門,相反的,每間公司更應該投入更多在客服部門,因為有一個消費者使用回饋的好環境,無形中是在幫助公司創造資產。」

你認為 Speaker 跟 Listener 哪個角色比較難擔任呢?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