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我開始上健身房到現在,已經超過一年的時間。從一開始抱持著要讓自己變瘦的心態,到現在已經是像吃飯喝水一樣的日常習慣。
這段過程,老實說,有一段掙扎期是必然的。畢竟每次上健身房,都得克服睡魔障礙。但是要說有多了不起,我也從沒這麼想過。
然而,就在最近,由於要完成「台北大縱走」的目標,必須找方法補強自己的有氧能力,同時也想看看自己會不會因此變瘦一點(雖然變瘦已經不是主要目標了,但心裡還是會竊想如果可以瘦一點就更好了)。
經過審慎評估後,我決定用走路來加強有氧。一來是我不討厭走路,二來是我在泰國那段時間之所以可以瘦身有成,走路絕對是大功臣(只不過當時是為了省錢才走路的)。
雖然我不討厭走路,走路也對提升有氧能力有所助益,但是我覺得走路很浪費時間,因此必須先解決「我覺得浪費時間」的阻力。
我覺得除了走路很浪費時間以外,聽podcast也是另一件我覺得浪費時間的事,不一定是因為podcast內容不好而讓我有這種想法,而是我個人覺得聽一個人講話聽超過30分鐘,重點只有一點點的話,這件事本身很浪費時間。
正當我在思考要如何解決這窘境時,「原子習慣」這本書傳授的秘笈發揮效用。以上兩件事的負面特性,巧妙的換個想法後,瞬間這兩件事的缺點變成彼此的優點。
如果只是聽podcast或是單純走路,會覺得很浪費時間,但是利用走路的時間聽,就可以一邊運動,一邊學習新知(最近在聽「寶博朋友說」這個講述「區塊鍊」的節目,非常推薦給大家)。
原本需要花兩倍的時間做兩件事,而且是在心情不好的狀態下完成,然而,現在只需要花原本時間的一半,而且可以同時達到兩個目的,所謂事半功倍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就這樣,我無痛養成另一個良好習慣。
所以現在,我的日常運動已經幾乎是每天都在動了。
正是因為如此,我最近萌生一個感覺―每一次運動完,我都會覺得自己非常了不起。
這種自信,我不認為是一種驕傲,反而是一種完全正向的自我肯定。
通常我們在得到某方面的正向滿足時,一但超出臨界值,就會開始產生擔心或者是負面的想法。例如錢賺很多,開始擔心別人會來把錢搶走偷走;美食吃很多,開始擔心造成身體負擔或是變胖。
然而,沒有人會因為運動很多,開始擔心自己是不是運動太多。我們反而因為運動多,覺得自己變得更健康,更有活力,不只身體變好,心情也會變好,生活品質變得更好,而這些正向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性。
雖然一個習慣的養成並不容易,但是只要設定好正確的目標,搭配適切的誘因,那麼養成一個好的習慣,就會相對容易。
在此我以自己作為例子,鼓勵你也可以培養一個屬於你自己絕對正向能量的習慣。
期許每天都可以因為自己完成某件事,而不斷給予自己肯定,這絕對是用錢也無法換得的絕對正向報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