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人情?

by admin

我們常說謝謝你的幫忙,我欠你一個人情。也常說金錢債好處理,人情債最難還。那到底什麼才是人情?

以下是我個人對人情的定義:給予幫助,卻不曾放在心上的,叫人情;掛在嘴上,更會時不時提起的,叫利益。

這個定義不管是對別人或是對自己,我認為都一樣。無論是主動幫忙或被動幫忙,如果決定要幫忙了,就心甘情願幫忙,如果是心不甘、情不願的,那寧可不要去幫忙,免得壞了自己的興致,也壞了幫助別人的單純好意。

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或多或少會有幫助別人的時候,也當然會有接受別人幫助的機會。先不論別人幫助我們是什麼心理狀態,這裡想探討如果是別人請你幫忙,又或者你看到對方「可能」需要你的幫忙,你會在幫忙之前,腦中快速運轉一番,分析你今天幫了他,你會得到什麼好處?或者你之後可以跟對方索取什麼嗎? 我指的不是商場上的爾虞我詐,計較利弊得失,而是很直觀的幫助別人這件事而已。因為我們明白在商場上的幫忙,背後通常不會太簡單,我不否定商場上有些人單純是出自好意地想幫忙,但大多數的幫忙背後都是有算計的義涵。

今天你有一票貨很急,但是我的產線也很滿,那我幫你趕貨而把別人的貨往後延有什麼好處?1.我從你手中賺到錢,公司賺錢,員工薪水有著落 2.你對我產生信任感,覺得我很挺你 3.我賣個人情給你以換得日後的議價空間 4.你是有潛力的客戶,我可以合理期許你未來會給我更多的訂單……等等,或許還有更多的好處。所以在決定要不要幫這個忙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想很多。但是我必須說,腦中想的這些東西不是負面的,只是比起一般的幫忙,需要多一層利益上的考量。開門做生意,有利益考量我認為是很合情合理的。連我這樣一個很不喜歡爾虞我詐的人,經過幾年的社會洗禮後,我覺得商場上各方的考量,不是我當初一個學生想的那樣單純,而現在我認為只要考量的內容是不會違法的,不是蓄意要對方受到傷害的,那麼在雙方都同意的情況下,這個「有潛藏條件的幫忙」是可以被接受的。無論是你在幫助別人時想的,或是對方在幫助你的時候想的,都一樣。只要你接受對方的幫忙了,那你就要有心裡準備遲早人家都會來跟你要回去。但是我覺得也不用想的太負面,因為生意往來上,有時候生意可以做得長久,就是靠這樣的你來我往,大家互相。

但若就人跟人之間的幫忙,我認為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倘若今天對他人的幫忙夾雜著複雜的算計,那麼我就不認為這叫人情,而是叫做算計,因為你在衡量的是幫一個人你可以獲得多少,失去多少。所謂人情,其字面上的意思,不就是一個人的情份,這麼簡單嗎?情分的東西可以放在天秤上衡量嗎?可以用計算機算出來嗎?情分不是一個感受嗎?那為何可以被人拿來量化?

再來一種狀況,假設起初你對別人給予協助並沒有夾帶著任何的計算,但是某一天,你需要別人幫忙了,但是發現沒有人可以幫助你,你便一一的去跟這些你曾經幫過的人講說,某A,我曾經幫過你…,某B,我曾經給過你…,某C,你曾收過我什麼好處…諸如此類的。我想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或者在電視劇都或多或少看過也遇過這樣的事情。這麼做有沒有錯?我認為沒有,因為你也只是做你認為對的事,而且你是在你需要人幫忙卻又找不到人幫你的時候,沒辦法的狀況之下才這麼做的。

這邊,我想分享一個看法,無關乎對與錯,但是是一個蠻值得思考的問題。不曉得你有沒有聽過佛教有個三輪體空的概念? 粗略的解釋這個詞彙的意思就是假設你今天在路邊看到一個行乞者,你從你的薪資袋裡掏出500塊錢給他。在這個過程當中,有三個主要物件―你,行乞者,以及你薪資袋裡的那500塊錢。你―所施者,行乞者―被施者,500塊―施予物。三輪體空的概念就是沒有以上這三樣東西,只有所謂的過程,也就是只有事件發生的經過,就這樣。白話文來說,意思是你以為你把你的錢捐給別人,但其實沒有「真實的你」,沒有真實的你,也就沒有「你給錢的對象」,那就更沒有所謂的「你施予的500塊」。這個概念其實有點深,這邊不針對三輪體空的定義多做解釋。我只是要闡述一件事―基於三輪體空的概念延伸出來的是這些行為都是過程而已,也就是一個事件從開始到結束,就像你拿了水杯喝了水之後,下一秒你還會念念不忘你剛剛拿水杯喝水這件事嗎? 同樣的思考邏輯,如果你對於你拿水來喝這件事不會念念不忘,那為何會對於你曾經幫助別人這件事念念不忘?

我不知道你會不會有這樣的感覺? 當別人一直把他幫助過我們的事掛在嘴邊,時不時提起,或者言談間會特別強調他們幫我們處理了什麼事,而且不斷說明這件事要完成是多麼地不易等等,我們心裡會感覺特別不舒服。不是因為我們對別人的幫助沒有感恩之心,而是心裡會覺得你特別強調這些事是想要幹嘛?如果你因為想要從我身上得到什麼回報而幫助我,或者想要大肆地向別人宣傳你多麼的有愛,那很抱歉,我真的寧可你什麼都不要做,免得好像我欠了你什麼似的。

我的個性是這樣的反骨,對於別人不好意思請我幫的忙,一旦我知道了,我會卯足全力盡我所能地幫;相反的,對於別人叫我做事,且叫得很理所當然,叫得頤指氣使的,我會說聲抱歉,我沒空。這樣的反骨個性,讓我在別人給予我真誠的幫忙並且從不提說他為了我做多少事,我永遠只有加倍奉還地對對方好。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還人情,而且說真的,如果是真人情就沒有還的完的一天,因為我們會覺得別人給予我們的幫忙像是及時雨,如果是及時雨,不就是救命甘露嗎?人情是被幫助的人要自己時時記在心裡,而不是幫助別人的人時不時提起的,人情是情是無價的,而不是用金錢去衡量的。

因此關於人情,我的看法是兩個角度,如果今天我們是被定義為施予者,那麼對於幫助別人這件事,就不需要一直放在心上,提醒自己為了多少人做多少好事;倘若我們是被施者,則時常懷念感謝之心,盡可能地予以回饋,甚至是以此感恩之心延伸到自己對他人的幫助,並不求以任何回報。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