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東京奧運台灣之光

by admin

近一個月以來,全台灣人民最關注的,非延遲一年才舉辦的「 2020 東京奧運」莫屬。

現在總算可以理解,為什麼美式餐廳常會設置一面很大的電視牆,讓一群彼此不認識人,可以一邊享用美食,一邊看著球賽轉播,為自己支持的隊伍齊聲歡呼。群體熱血沸騰,總是那麼的有感染力。

每每到了這種世界性的比賽時,那些平日看到的黨派鬥爭,族群分化,各自因立場不同而產生的對立,都會瞬間消失,全體台灣人民齊心同力,一起為台灣代表隊加油吶喊。

奧運比賽項目高達 33 種競賽種類,代表我國參賽的選手更有 90 位之多。能夠與各國頂尖高手相互競爭,最後獲得踏入地主國現場參賽的每一位,都是代表中華民國(台灣)光榮的一份子。

雖然比賽項目不少,但是身為非專業觀賽者的我,只會挑幾項自己有興趣的項目觀看比賽。而選擇的基準,除了是自己的興趣之外,受到媒體宣傳及渲染的影響,也是無可否認的。

由於 2020 年奧運主辦國是日本,因此收看比賽幾乎無時差問題,有的頂多是因為工作時間,或是電視台沒有轉播,而無法收看。因此我看 live 的比賽其實不算多,其中「桌球」、「羽球」跟「體操」是我主要收看的項目。

桌球 –

在我正要開始收看第一場比賽時,就已經先傳來捷報,我國混雙選手林昀儒及鄭怡靜已經幫台灣拿下一面銅牌。雖然可惜沒有看到他們的拼鬥過程,幸好還有機會看到代表台灣參加 5 屆奧運的「桌球教父」莊智淵的男單16強比賽。「莊智淵」這個名字,對台灣人來說,是一種精神指標。能夠目睹他與埃及選手 Omar Assar 的全程比賽,想必國人跟我一樣興奮,並且對他備感崇敬。從他身上,體現了一名專業運動員,在面對逆境時,將自我狀態調整到穩定程度,並且充分展現自己的韌性。技術面,我沒有資格評判,但是莊智淵選手的心理素質,絕對是值得所有人敬佩的。

而台灣桌球界的後起之秀林昀儒,雖然在四強賽與銅牌擦身而過,然而他與榜上有名的兩位世界級高手的較勁,對他而言是一個難得的經驗,對國人來說,更是引以為傲。至少我們的代表選手,讓這些高手們的奪牌之路走的不是那麼順遂,也讓他們的奧運殊榮贏得更加值得。

羽球 –

這個比賽項目,是我觀看最多場的,其中包含

周天成 VS. 諶龍 (8強賽)

戴資穎 VS. Ratchanok Intanon (8強賽)

戴資穎 VS. Pusarla Venkata Sindhu (4強賽)

戴資穎 VS. 陳雨菲 (金牌戰)

王齊麟 / 李洋 VS. Mohammad Ahsan / Hendra Setiawan (4強賽)

王齊麟 / 李洋 VS. 劉雨辰 / 李俊慧 (金牌戰)

每一場都是頂尖對決,相當出色的比賽。但要說我最喜歡的,當然還是戴資穎對Intanon那場。從那場比賽,可以充分看到戴資穎球路的千變萬化,以及網前小球的手腕控制,反手切球的美妙,更難得的是雙方你來我往的回擊,讓在電視機前收看的我們,除了緊張,更是享受兩位的比賽。那場比賽,無論是誰贏,都是一場史詩級的演出。

這次的羽球比賽,另一個絕對要提到的不外乎我們的「麟洋配」,本來四強賽要跟印尼頂尖好手角逐爭奪金牌資格,看到各大媒體介紹這兩位印尼選手的背景及頭銜,當時是格外忐忑。但是沒想到我們的選手,反而因為不去想太多,只專注於眼前的每一球,這樣的心態,為他們搶到了金牌戰的資格。最後的冠軍戰,更是不在話下,光是搶得第一局,拔得頭籌,我們就已經興奮不已。第二局更是穩穩地打到最後一球,那一幕決勝球鷹眼照片,現在已然成為台灣最夯圖,周邊商品都已經開始在預購販售了。

看到我們的冠軍選手站在最高頒獎臺上,隨著國旗歌播放以及中華民國奧運會旗緩緩升起,在這一刻,我相信全台灣人民的感動絕對是溢於言表的。我們衷心感謝這兩位選手讓我們有機會聽到國旗歌在奧運殿堂播放,這是隸屬於冠軍的殊榮。

體操 –

很可惜,我只有看到兩場,但也是最重要的兩場。一是「貓王」唐嘉鴻的「個人全能競賽」,雖然只有看到部分,好佳在他最得意的項目―單槓的表現我有看到,不然就錯過認識台灣另一位體操好手的機會了。看到他最後總成績是大會第七名,真的很替他開心,尤其「單槓」這個項目上,拿下決賽當天的第二名成績,也創下台灣的紀錄,就算沒有上頒獎臺,也不枉費走奧運這一遭。

好酒總是沉甕底,整個 2020 東京奧運比賽下來,雖然我們拿下兩個金牌,但是老實說,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別的,而是台灣的「鞍馬王子」李智凱的那場「個人鞍馬決賽」。雖然每位選手都是做足準備,卯足了勁,以最認真的態度完成自己的表演,然而李智凱從場邊準備到上馬擺盪,迴旋翻騰,直到完美落地,不過數十秒的時間,卻已牢牢抓緊每個人的目光,就連金牌選手 Max Whitlock 看完他的演出,都隱約露出擔心表情。或許是因為 < 翻滾吧!男孩 > 這部紀錄片,讓我覺得他的努力更加寫實,而非只是旁人看到他功成名就那天,就隨口以「天才」來稱呼,直接否定掉一位選手 10 多年,甚至 20 年以上的努力。距離比賽結束,已經幾天過去了,但他絕倫的演出,尤其屏氣凝神的神情,仍歷歷在目,我想這段表演,會在我的記憶裡佔據一段時間。

東京奧運尚未結束,仍有許多優秀的選手在競技場上拚鬥,為自己、為團隊、為國家爭取一份至高榮耀。一場比賽幾秒鐘、幾十分鐘,甚或是幾個小時的表現,是選手們用幾年、幾十年的努力去換取來的。「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雖然有的選手在年輕時就打響名號,但是我相信絕對沒有一位選手,會跟大眾說他是一位不需要什麼努力就達成某種成就的人。即便有著天賦,或身材、或反應力、或心智成熟度,但是如果要走到最高殿堂,「堅持」、「努力」、「堅持努力」是絕對不可或缺的。

奧運比賽終究有閉幕的那一天,但是這群選手們的訓練卻不曾停歇。以本屆奧運,台灣備受矚目新星之一的「林昀儒」語錄做為總結:「很多人說我是『天才』,但是他們並不知道,我唯一休息的日子,是上場比賽的那一天。」這句話,著實道出所有在競技運動場上努力的每一位選手的心聲。希望以此做為在自己理想道路上耕耘的我們每一位,最大的砥礪。

You may also like